06 APR 2025
《離線找真愛》:下線後的書信、機緣與等待
很多人說觀看2025年初Netflix上線的日本戀綜《離線找真愛》是緬懷一場過來人的老派戀愛。
當開始萌懂發芽關於友誼與愛情的人際關係時,時空降落到千禧年間,同儕們開始使用摺疊手機、用CD隨身聽聽音樂(同時包包裡會放進幾片不同CD專輯替換、將信紙摺成愛心造型(有種特殊的拆信方式,像是加上一套無形的鎖,並在打掃時間交給對方)、還有跟女生朋友寫交換日記(對方多是隔壁班的同學)、電腦上網要先撥號連線(戰戰兢兢祈求連線成功)、偶爾晚間做功課時間,會有男女同學打家用電話來串門子(開頭總是詢問漏抄的聯絡簿,後頭九成大多聊學校八卦);幾年後最受學生歡迎的手機除了要外觀時髦外就是要有不錯的拍照功能(當時還沒有前置鏡頭,自拍是一種必須訓練的技能)、玩無名小帳與即時通(那時候更貼近「玩」而非「經營」)、書包裡從MP3再到ipod…之後當大家都開始創辦自己的臉書帳號時,其實我們已經成年了,我們一路跟著時代的流水,就這樣漂著漂著啊,漂到了當今的2025年了。
那條蜿蜒的溪川,在小船上載浮載沉的人,是否有時會忍不住想回頭望一下?只是,那幕曾經如此靠近的風景,已經遙遠到看不清了。
全劇僅十集的《離線找真愛》讓人回想起了許多舊事,雖然那道真實的風景已遠去,但記憶裡的那幕卻尚未全然模糊。節目大多數的成員約二十幾歲,最小的美海也才剛滿二十歲,讓他們放下成長經驗中理所當然的存在_智慧手機,本身的「離線主題」從概念上就很有意思。在陌生的異國城市法國尼斯攜帶旅遊指南自由慢步,映入眼簾的自然風景、購物時的商店、品嚐過的餐廳與之後遇見相識的人,十天的旅行所形成的羈絆中,那座人生的天秤,會不會因為「離線了」而偏向命運之神多一些?會不會讓我們更相信緣份?更相信皆是命運使然啊!
關於下線後的書信,很久很久以前,男友曾將我說過的一句話寫在便條紙,後來發現它被貼在書桌前方的牆壁上,當下有一份溫熱的感動;很久很久以前,每一個月月底,我都會將一封信裝進漂亮的信封袋裡,當男友回家時會看到它安靜地出現在餐桌上,那是關於一個月份萬事萬物裡被濃縮的一封情書。
關於下線後的機緣,在同座城市裡能巧遇到你的機率是多少?有些人,一輩子都將擦肩而過,即便是曾經最熟悉的枕邊人;而有些人則是在機緣的安排下,不小心巧遇了,然後又不小心巧遇了。這不禁讓人問起自己內心,「我還有機會再遇見你嗎?」
關於下線後的等待,也是很久很久以前,與朋友隔著兩個相聚八千多公里的國家,沒有約定時間的往返寫信給對方,曾經也有寄出去但過了一個季節對方才準備好拆開閱讀的信件。等待是一種過程的狀態,直到現今,人類依舊無法加快或減慢時間的運行速度,而這是造物主給人類的禮物,是自然秩序裡人類必須體驗的,體驗時間眾生平等,沒有例外。
日本戀綜《離線找真愛》是一封手寫情書、是一幅親筆的繪畫、是每一天無受網路干預規劃與排程的城市散策,不論每個人所經歷的故事內容如何,當節目落幕全成員們都說:「這真的是很棒的一趟旅程啊!」作為觀眾,節目除了讓人回味無窮,且更讓人懷念為其恢復從前行為上的願意,關於下線後的書信、機緣與等待。
Photography / Scarlett Choo